53岁的高世彬,在当地被称为“残疾螃蟹养殖能手”,是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新港村的一位农民。高世彬被高淳区残联授予“乡村振兴之星”荣誉称号。
从“拖拉机手”到“螃蟹养殖大户”
“左手只有两根手指,胳膊也短一半,先天就这样,是肢体残疾二级。”高世彬说,初中毕业后他就进城打工了。由于左手残疾,不管做什么都比别人吃力,但是他硬是多花时间和力气,一起打工的同乡总说他很“犟”。
1986年,村里兴办了砖瓦厂,高世彬筹钱买了手扶拖拉机帮砖瓦厂运砖。因为左臂短一截,他斜着身子苦练车技,终于熟练掌握了驾驶技术,第一年就挣了三千元。几年之后,他又更新了一辆四轮农用货车,运输吨位增加收入也涨了。“残疾拖拉机手”的名声也传了出去,“十里八乡”都知道高世彬。1993年,已经娶妻生子的高世彬开起了日杂店,活出了幸福模样。
2000年,螃蟹养殖在高淳区逐渐成为特色产业,高世彬嗅到了新商机。2011年,高世彬承包了30多亩蟹塘,开始新的创业征程。“第一年投了将近20万,只能到处借钱。”他说,为了节约开支,挖沟、打桩等活都是亲自上阵。七八月份,螃蟹长大了吃大量水草,高世彬要手工打捞水面残留水草,小船被晒得发烫,汗如雨下。九月螃蟹上市是全年最忙的时候,他要跑高淳水产市场卖螃蟹。
高世彬积累了不少老客,近几年要求螃蟹发快递的客户占了一半左右,10只装、四五盒的订单比较多。“现在养蟹每年的纯利润10多万元,我很满意。”他说。
自强自立热心帮助残疾人群体
一路创业,高世彬得到了各级残联的帮助,前不久他的养殖场获评残联的“示范养殖基地”,获得了6000元的奖金补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高世彬当过残疾人专职委员,其他残疾人有苦恼也会找他倾诉。一位残疾人腿脚不方便,每年农忙,他总是热心地开着拖拉机机头去帮忙耕地。2005年,高世彬担任高家岗自然村村民组长,积极参加防汛工作。
在疫情防控中,高世彬主动请缨,参加防控卡口值勤,协助村志愿者逐户排查,向村民宣传防疫科普知识,劝导村民不要在河塘沟汊淘米、洗菜等。
一个打工者到一个创业者,对于高世彬来说,变的是工作,不变的是自强自立的精神。他坚信人生的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只要信念不灭,一切都会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