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江苏省首个生物质炭有机水稻减排增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成果发布暨碳汇有偿竞价拍卖活动在高淳区东坝街道举办,通过碳汇有偿竞价拍卖,标值碳减排量130.67吨的江苏省“0000001”号碳票在会上成功交易。此次交易是全国首次基于生物质炭在有机水稻上应用产生的额外碳汇进行的有偿竞价“第一拍”,也是江苏省首笔农业碳汇交易,推动了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高淳区将东坝街道和睦涧村500亩有机水稻田作为试验田,率先启动江苏省首个有机水稻固碳减排项目,对淳和水稻合作社500亩田进行有机水稻土壤数据管理采集试验,施用生物质炭,以生态方式种植“零碳水稻”,并核算固碳减排数据。项目结果分析表明,施用生物质炭,稻田病虫害发生率平均下降1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6.1%,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稻田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平均减少16%,净排放量平均减少51%,共产生碳汇130.67吨二氧化碳当量。
当天竞拍活动现场,经过三家竞价单位四轮报价,上述减排增汇量以均价75元每吨的价格被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拍下,成交价格为75元/吨,成交价为9800.25元,溢价率25%。此次碳汇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资产,全部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交易,实现了应进必进,阳光交易,交易过程公开、公正、透明,拓展了村集体增收的新途径。
“碳票”变“钞票”,好空气也能卖到钱,不仅源于南京近年来深入践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得益于全市不断规范和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积极探索农业碳汇交易机制。
当天还举行了东坝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揭牌仪式,现场保险、金融机构纷纷签约进驻,见证了高淳区农村改革又一项成果落地。
近年来,南京积极推动13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7个全市涉农区全面开展镇街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样板建设,打通镇街、区、市三级服务体系,实现实体化运作。作为高淳区建成的首个镇街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东坝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作用,夯实基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高淳区乡村振兴再发力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