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科学种植、管理蔬菜的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残疾人增收致富,近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残疾人之家召开“青蓝助残小菜园”新一季蔬菜种植推进会,总结交流上一季度蔬菜种植销售情况,规划新一季度蔬菜种植发展。
为拓宽残障人士增收致富门路,使他们由过去的等饭吃、靠捐助、要照顾,向送政策、给岗位、传技能转变,固城街道“残疾人之家”在街道残联、江苏青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帮扶下探索建立了“青蓝助残小菜园”,让残障人士通过亲手种植、浇水、除草,采摘等适度的田间农业劳作,收获快乐和喜悦,同时帮助他们减轻生活负担,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通过残疾人自食自立,主动作为,相互学习交流,助力残疾人增收致富。为将“青蓝助残小菜园”建设好,残疾人之家专门邀请市蔬菜研究所专家和青蓝联合体“乡土专家”长期为“残疾人之家”提供帮扶,通过实地调研菜园土壤等自然条件,规划种植品种、提供各类蔬菜种苗,教授残疾人专业种植知识,指导他们开展除草、松土等农事活动。蔬菜上市时,固城街道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杨巧云及时安排青蓝公司员工和残疾人之家志愿者主动上门对接,按照市场价收购农产品。
为了实现蔬菜种植增产增收,杨巧云提前下苦功,做足了准备工作。推进会上,杨巧云在总结种植情况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过去,由于一些不稳定因素,过于追求蔬菜的数量,没考虑到市场蔬菜种类的需求,收益效果并没有理想中的可观。现在,在分析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主要把重心放在种植矮脚黄、白梗菜、上海青、苏州青上,这几种蔬菜相对易种植且市场需求量较大,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种植。”杨巧云表示。会中,杨巧云还将精心准备好的蔬菜种子分发给在场的蔬菜种植的残障人士,鼓励他们用积极和自信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粒粒种子正在蓄积向上生长的力量,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正在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推进会上,残障人士纷纷交流发言,谈蔬菜种植收获与感悟。“以前,我们都是两口子自己守着几亩地,没什么技术收成也不行,勉强维持一下日常生活。有了杨总的帮助,我们不仅在培训中学到了技术,还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劳动,心情变好了,收益也提高了。”禅林山村肢残农民、蔬菜种植户谢茂深有感触。
未来,固城街道残疾人之家将依托现有资源,创新农疗服务模式,拓展残疾人创业就业新途径、吸纳帮助更多残疾人发展蔬菜种植,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