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高淳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
发布时间:2015-04-12     浏览次数:     来源:

时间:2015年04月11日   作者:徐勇 来源:农民日报

  最近,余爱民将其所著《土地改革调查研究》书稿赠送给我,我有幸先读到此书,借此发表点自己的看法。

  本书是围绕土地改革进行的调查研究而结成的书稿。土地问题在中国实在是太重要了。近些年经常说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国家是由领土、人口和政权构成的。可用于耕作的土地是领土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对于农耕文明底色的中国来说,土地是民众的生存之源,也是国家的稳定之根。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国家的土地问题有中国这样重要,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关系和政治影响也自然特别复杂。从历史看,国家兴也土地,衰也土地。而在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土地问题的尖锐性和复杂性更是前所未有。整个20世纪,中国由“耕者有其田”的提出,到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再到土地的家庭承包,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上世纪80年代家庭承包制的兴起,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并没有因此完全解决,相反一度还相当严重。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土地上附着的东西太多太多,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及其关系太复杂。因此,在中国的农村变革中,土地制度改革是最为核心的改革。

  本书围绕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土地问题及其土地改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其特殊价值首先在于忠实记录了近些年我国土地改革的实际过程。作者长期任职于湖北省监利县,该县是位于江汉平原的农业大县,有过辉煌的农业文明。但在20世纪末陷入严重的农业困境,农民纷纷抛弃曾经最为珍爱的土地大量外出。该县因为当地一个乡镇干部上书而闻名于世。此后湖北省省委书记专门将该县作为自己的联系点,给予了充分关注,并推动了附加在土地上的税费改革。可以说,监利是中国三农问题,特别是土地问题及其相应的税费问题的缩影,也是当今中国土地改革及其税费改革的缩影。作者长期任职于此地,又全程参与了相应的改革,使他有对土地问题及其改革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本书的相当一部分内容便是来自于监利。后来作者进入高层决策部门,视野更开阔,调查研究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将一个典型县作为调查重点,反映当下中国土地改革的历程,本书不说是独一无二,至少也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

  发现问题不易,解决问题更难。本书另一重要价值是针对土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思路。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三农问题,特别是土地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提出了许多见解和看法。但在当今,土地问题比任何时候都复杂。土地所具有的多重功能,土地所具有的稀缺价值,土地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土地所引起的多方关注,都是前所未有的。那种依靠土地改革和土地承包一揽子解决土地问题的时代已不可再现。任何土地改革的方案都是有限度的,且需要系统性考虑。由此对土地改革的决策要求也愈来愈高。本书作者在大量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考和对策建议,十分难得。

  本书作者是曾经长期任职基层的干部,也是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在中国长期历史上,基层官员和农村知识分子都是两个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中国自实行小农经济和郡县制度以来,实际治理国家的是专门从事治理活动的官员,尤其是与民众直接交往的基层官员。这部分人层级不高,但作用不小,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的阶层。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一举废除附着在土地上的农业税,同时进行了相应的乡镇综合改革。这两者都是重要但又风险相当大的事情。本书作者亲身参与了这一变革过程,并由衷地为这一变革摇旗呐喊、精心设计,既是变革的见证人,也是变革的参与者。没有作者这样一批有胆识的基层干部,中国的改革很难落地生根。本书作者出身农家,对农民的命运有着天然的同情,同时他又能够超越自己,以理性的大脑不断思考农民如何走出困境的途径。无数个小农和农村知识分子能够实现自我超越,中国文明转型就有了成功的底气和基础。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