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高淳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固城 高品质打造滨湖“幸福之城”
发布时间:2020-12-18     浏览次数:     来源:

城市精细化管理步入快车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黑底化道路纵横交错,城市景观提档升级,背街小巷焕然一新,美丽乡村串点成线……“十三五”期间,随着高淳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作为全区重要板块的固城街道,城市建设按下加速键,曾经的脏乱差堵被新颜值、新景观、新秩序覆盖。居民纷纷赞叹,如今的固城越来越美,在这里生活很开心。

  固城街道位于固城湖畔,胥河横贯东西,境内有游子山、花山、秀山、九龙山、禅林山,蓄有大花山、九龙两大水库,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近年来,街道着力改善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将办好百姓关注的民生实事放在首位,构筑起一道民生保障的温暖防线,让惠民阳光照进百姓的心中。

  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

  驱车行驶在固城街道,一路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采石重镇。过去,当地人“靠山吃山”,11个釆石矿区,每年1200多万吨的石料产量,让固城“伤痕累累”。

“当时路是泥泞的,水是浑浊的,树是灰白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阻碍了经济发展。”固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当时是外来企业引进难,落户企业不稳定。

“十三五”期间,街道紧扣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在坚持打好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驻点招商“组合拳”的基础上,街道充分挖掘各村在外成功人士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今年,新引进总部企业473家,其中新引进一级建筑资质企业2家,二级和三级建筑资质企业16家,水利二级资质企业1家,1-9月实现总部企业税收1.39亿元,同比增长20.86%。

  项目建设也展现新态势。今年共有15个项目通过评审,其中签约12个,签约率达80%;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开工项目5个,投产项目3个。此外,街道抓住“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的有利时机,主动上门、精准结对,与南京福建商会、上市公司聚隆集团等3家企业,签约村企联建项目3个,预计总投资超过2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乡村

  近日,在固城街道义保村,美丽乡村南圩自然村宜居村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目前,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戏楼已经建成,广场上铺设了水泥压模,村里拓宽改造的道路已完成。

  60多岁的汪大爷拖着一板车稻草行进在宽畅的水泥路上,他高兴地说,“以前村巷道狭窄,用板车拖稻草也难以进出,现在路宽了,咱们用车装运粮草、货物进出十分方便,既省工又省力。”

  据介绍,今年5月,南圩自然村启动打造市级宜居村,共拆除破旧房屋、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13处;同时充分挖掘村庄特色,拓宽环村道路、建设生态停车场、安装节能路灯、新建文化广场、戏楼等公共设施,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结合人居环整治提升,清理整治村基塘3个,新砌护栏,建设垃圾分类投放亭。

  南圩自然村的变化是固城街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缩影。“十三五”期间,固城街道加快提升人居环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今年以来,街道完成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26户,完成新改建公厕20座,完成乡村林荫道17公里,新增成片造林900亩;游山陈村和邢家特色田园乡村已建设完工,正在准备验收前期准备工作;漕塘山脚下美丽乡村已完成总进度的40%;19个宜居村,4个已建设完工,其余的均已完成进度的80%以上。

  加大民生投入,建设宜居新城

  基础设施加速完善。义江线、梅竹线等17.38公里“四好”农路正在进行沥青摊铺,漕塘河堤防消险工程全面启动,漕塘农贸市场内部装修已完成招投标手续,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

  志愿服务深入开展。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结合基层实际,精准把握双向需求,梳理服务项目。广大志愿者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科技文化普及员、社情民意收集员和为民办事服务员等角色作用,为居民提供“一对一”志愿服务。村风正, 民风顺,乡村文明进一步提升了固城人民幸福感。12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国文明村、文明家庭表彰会,花山村(蒋山) 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杨巧云(袁爱军) 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成为高淳文明实践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五年来,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一笔笔增进人民福祉的资金投入,化为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固城正谱写共享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