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漫步在高淳区漆桥街道,能切身感受到现代和古韵的完美融合——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漆桥老街古村落里,汉代古桥、宋代古井、明清建筑等无不透露着古朴典雅之美;而在其周边,美丽乡村密布,特色产业生机勃勃,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宽阔平整的道路纵横交错……一曲高质量发展的动听“乐章”在漆桥大地悠悠回荡。
近年来,漆桥街道充分发挥老街的名片作用,立足地域发展优势和特色,紧紧围绕高淳实施“四区”战略、建设“四个高淳”决策部署,砥砺奋进、埋头苦干,调结构保增长、优生态美环境、惠民生办实事,促进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在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稳中有进、向好发展,街道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立足特色抓产业
助推发展高质量
育出一株“好苗子”,种出一片“好叶子”,种出好茶选好茶苗很关键。秋天是茶树的最佳繁育时间,近日,位于漆桥街道红旗路66号的南京雅润茶业有限公司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忙着扦插种苗。
这是全省首家茶产业链完整的科技型茶业企业,该公司主打的穴盘茶苗定植,可一年成园、两年量产,不仅种苗成活率高,配合该公司的滴灌等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即使在今年炎热的夏季,植株死亡率也控制在10%以下。去年该公司实现产值3000万元,预计今年产值能达到4000多万元。
近年来,漆桥街道充分利用山林坡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促进林茶产业、茶旅融合的发展,使得茶产业成为当地的特色富民产业。
漆桥街道毗邻桠溪国际慢城和高淳经济开发区,是高淳“北大门”。如今,随着桠溪国际慢城品牌越来越响,高淳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纯农街道漆桥的农业发展路径已然改变。
今年8月,高淳区漆桥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入选我省“十四五”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名单。目前该园区已形成北部以精品茶叶为主的农业生态园,及南部以特色笋用竹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基础格局,吸引了雅润茶业、欧嘉食品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还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市级以上产学研基地8个,赵亚夫科技服务“高淳漆桥工作站”也签约落户。
成型磨精密机床生产项目由漆桥街道引进,南京宁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近日在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机械和工人齐上阵,抢抓时间加快建设进度。该项目经理夏昌源说,项目占地面积16亩,总投资1.2亿元,今年3月开始施工,现在主体已经完成,计划今年11月竣工,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带动就业50多人。
近年来,漆桥街道立足特色抓产业,聚焦调结构保增长,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今年上半年,街道招商引资取得实效,获评全区一季度招商引资“擂台赛”高质量发展奖;同时,还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引导建筑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奥捷GRC标准厂房二期项目即将竣工,1-6月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21亿元;持续优化商贸服务业格局,东郡名府小区竣工交付,老客运站地块征收正在扫尾,双游农创园农村电子商务中心启动二期建设。
因地制宜勇探索
乡村振兴谱新篇
金秋十月,走进漆桥街道双游村农民创业园,道路宽敞平整,路边不时露出几朵不知名的小花,运送农产品的厢式货车进进出出,整个园区显露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从2016年的市级经济薄弱村,到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0多万元,并先后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南京市“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等,短短几年间,双游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摘掉经济薄弱村帽子后,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更好地发展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双游村党总支书记诸新良说,经过集思广益,大家认为还是要牢牢抓住电商经济的风口,村里决定利用1700亩闲置土地,建好“双游村农民创业园”,打造集电商中心、直播平台、农产品加工检测中心和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等为一体的新业态。
2020年5月,双游村农民创业园开工建设,当年11月开园。目前该园已成为集机械化种植、高效化养殖、休闲化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可常年提供村民就近就业岗位65个,带动周边300多户、约500人从事产业相关配套工作。
这个国庆假期,漆桥街道高岗村迎来一波客流高峰。
2018年,高淳区与清华大学“结缘”,在高岗村建立全省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
4年来,高岗村通过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梳理空间资源,构建起花卉观赏区、农田演艺区等六大功能区,通过“一环一轴”两条主路串联起村庄乡振文创社、省耕别馆等“一社四馆”,并成功导入教育研学、文创开发、生态餐厅、高端民宿等业态,形成了兼具美丽乡村与大学气息的高岗清华村。如今“小乡村+大学府”“校园+田园”乡村振兴实践新模式初见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高岗经验”,贡献“漆桥力量”。
近年来,漆桥街道坚持系统谋划、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集中力量打造了以茅山村高岗自然村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标杆。如今,在漆桥,农业生产实现了由量到质的提升,农村发展实现了向城乡融合的迈进,乡村产业强了起来、农村环境美了起来、农民生活富了起来。
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宜居宜业、宜养宜乐,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正在漆桥大地铺展开来。
民生福祉再增进
建设幸福宜居地
测血糖、量血压、检查身体状况……9月5日,在街道居民杨三三家里,漆桥街道家庭医生团队带着随访包,为杨三三进行一系列常规体检,逐项确认身体状况并及时登记好随访服务记录表。当天,根据杨三三患有高血压的身体情况,家医团队还细心送上带有刻度的油壶,叮嘱其清淡饮食,限盐限油,有问题及时联系他们。
近年来,在街道大力支持下,漆桥中心卫生院大胆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方式,不断加大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频次,让家医服务“0”距离,成为基层群众更坚实的“医靠”。截至目前,漆桥中心卫生院组建家庭医生团队7个,共签约1.1万余人,下一步力争做到人人拥有家庭医生。
如今在漆桥,越来越多的居民正在通过“移动门诊”,享受着签约医生们风雨无阻的上门服务,医生们用双脚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便捷的服务、周到的诊疗,真正走进每一个家庭,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人心暖。托底民生,就要抓住就业这个“牛鼻子”。为扎实开展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更好服务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保障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9月22日,漆桥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联合双游村委在村委活动广场开展“送岗位进社区 就业服务暖民心”专场招聘会。
当日,招聘会共组织敖广集团、美淳医疗等9家企业参加,发布就业岗位94个。街道劳保所在招聘会现场设置了政策咨询台,增设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内容,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全面服务。
近年来,漆桥街道持续开展稳就业专项行动,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增强。今年上半年,街道建立企业用工及劳动力求职“两库”基本信息表,对接企业线上线下发布招聘信息,组织专场招聘会1场,培育自主创业90家,扶持农民创业70家、大学生创业17家。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多年来,漆桥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上半年,试点推行乡村公益医疗互助制度,目前参保居民已达13915人,参与率达52.39%;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运营体系,各行政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银发助餐点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古村落停车场项目建成投用,老镇区绿化提档升级改造即将完成,居民生活更加舒适。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传统村落、省级“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今天的漆桥街道,一个个国家级、省市级“招牌”熠熠生辉,总体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下一步,漆桥街道将牢牢把握高淳入口门户、东部交通枢纽、慢城与经开区辐射优势,坚持项目引领,加快动能转换,筑牢“绿色漆桥”发展底蕴;坚持特色示范,统筹区域资源,集聚“创新漆桥”振兴动能;坚持生态优先,攻坚污染防治,彰显“品质漆桥”独特内涵;坚持民生优先,加强基层治理,树立“人文漆桥”金字招牌,蹄疾步稳推进“四个漆桥”建设,高质量建设好“玲珑小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