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累累,高淳区阳江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只只固城湖大闸蟹张牙舞爪,正准备“爬”上市民餐桌;胜利圩片区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稻浪翻涌,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镇上各“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内,特色产品正紧张生产制作中……
近年来,阳江镇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因地制宜,扎实做好产业发展、生态改善、民生福祉等各项工作,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河蟹之乡”“中国有机螃蟹第一镇”“中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等荣誉,今年还获评“2021年南京市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先进集体”。
坚持产业主导
集聚创新发展强劲动能
十月的高淳秋意渐浓,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而在南京淳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淳达科技作为阳江镇引进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线电缆用的塑料制品新材料系列产品的生产研发。2021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2.45亿元,同比增长22%。公司还与中石化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年,我们加大研发投入,和高校进行合作,积极招引人才,打通原材料自动化生产线,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公司总经理彭令才表示。
岁月为证,奋斗不止。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阳江镇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今年以来,新签约项目协议投资总额6.45亿元,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引进总部经济企业325家、完成总部经济税收2.01亿元。
就在淳达科技开足马力抓生产的同时,几公里外胜利圩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的水稻也即将迎来收割,沉甸甸的稻穗随风翻腾,仿佛一道道翻涌的波浪,种粮大户刘北京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很难想象,这里曾遭遇过一场洪灾。
灾后重建时,阳江镇因地制宜,按优质稻米生产和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的定位,将这里改造成了连片高标准农田。同时精准引入经营主体4家,包括国资集团和一家民营农业科技企业及两家本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水稻和小麦种植、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等。如今的胜利圩被誉为南京“最大的粮仓”。
在阳江镇永丰村“一村一品”生产基地,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永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在制作手工锅巴。香脆可口的手工锅巴,是永丰村的传统美食。该村把手工锅巴作为“一村一品”,全力做大做强该产业。目前永丰、丹湖、西莲等8个村成为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积极培育了虾田稻米、锅巴、野菜籽油等特色产业。
阳江镇因水阳江穿境而过得名,境内有水阳江、官溪河、横溪河三大水系,河道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水乡圩区。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产业支撑不足是阳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为此,阳江镇因地制宜谋发展,千方百计扩大项目投入,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近年来,阳江镇一方面坚定不移壮大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深挖各村特色农副产品,打造“一村一品”,扩大“丹湖秋月”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今年上半年该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3.2%,实现正增长和“双过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同比增长15.9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5元,同比增长10.5%。
擦亮生态底色
铺展绿色阳江美丽画卷
近日,来到阳江镇集镇,中兴路一改原先道路狭窄、车辆乱停、占道经营的乱象,如今道路宽敞通畅、车辆停放整齐、市容焕然一新,人流密集路段还设置了一处城警联动执勤岗亭,街镇面貌显著提升。
阳江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该镇对马路进行了拓宽,对商户门前的非机动车车位也进行了重新规划,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停放更加规范。同时,增设了城警联勤的执勤岗亭,对集镇进行精细化管理,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乡村颜值同样显著提升。金秋时节,走进阳江镇一字村,只见平坦的村道一路延伸,农家小屋掩映在绿荫中,丰富多彩的墙绘、美丽精致的小院,清澈的一字河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山水画卷跃然眼前。
一字村位于永丰圩中部,有4个自然村,村域内水系发达、河网交错,是典型的圩区乡村,也是高淳第一个“农村水环境示范村”。“以前村里环境很不好,路是泥泞的、水是浑浊的,村民乱丢垃圾、乱堆杂物。”一字村党总支书记钱金华介绍,2014年起,村里开始打造美丽乡村,拆除乱搭乱建、清理河塘沟汊、开展绿化亮化硬化等,经过4年时间,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不止一字村,阳江镇19个行政村如今都变了模样。
让景美起来,阳江镇将做好“水文章”作为擦亮生态底色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镇村层面的统筹规划和实际举措,坚持共建共享,树立美丽河道人人参与、美丽河道成效全民共享的理念,提升老百姓择水而居、临水而憩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了解,2017年以来,阳江镇积极落实水面停止发包要求,努力修复水生态环境。2021年,累计投放螺蛳50多吨、净水鱼苗100万尾,栽种金鱼藻、轮叶黑藻、莲藕、水生美人蕉、黄菖蒲、水生蔬菜等1000多亩,整治散养家禽100多处。积极推进实施扁担河、狮树河、撑龙港水系连通项目,辐射临湖、平干圩、潦田等村。围绕圩区水资源丰富优势,开展“清网行动”“最美河道”创建等专项水环境治理活动,疏浚农村河道132公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提档升级,常态化整治小微水体,全域消除V类水,大大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
如今,一幅幅“河畅、水净、岸绿、镇美”的诗意画卷在阳江镇徐徐展开。
增进民生福祉
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沈爷爷,开饭了,今天的菜品是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近日,在阳江镇潦田村,“爸妈食堂”的志愿者带着准备好的饭菜来到沈大爷家中,志愿者一边问候老人,一边帮他打开准备好的饭菜。
这个“爸妈食堂”就是由阳江镇引进的养老服务组织南京市高淳区颐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的阳江镇潦田村沈家睦邻点。
睦邻点是基层群众自治、社区文明风尚、和谐邻里关系的缩影。高淳区阳江镇以睦邻点为依托,持续构建“邻里互助圈”,倡导邻里互助、结对帮扶和居家支持,丰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满足老年人“不离家”“不离情”的养老情结。
为方便辖区内老人就餐,阳江镇还设立了1个中心厨房和13个爱心助餐点,由南京市高淳区颐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统一运营管理,阳江镇60岁以上有助餐服务需求的老人们只需要到就近的助餐点用餐。
“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织密“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阳江镇在做好养老保障的同时,不忘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
走进村办园——正觉寺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栋高大的两层楼,红白黄相间的园舍宽敞漂亮、滑梯等户外活动设施配套齐全,幼儿教室内,玩具柜、幼儿教具、寝具等一应俱全。据悉,阳江镇投资1700多万元,提档升级正觉寺幼儿园,同时新建狮树幼儿园。2020年9月,两所幼儿园正式开园,为附近的孩子提供了快乐的游戏乐园,打造了放心的教育环境。目前,正觉寺幼儿园已成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
妥善推进0-3岁婴幼儿成长,发展普惠托育,进一步彰显“民生温度”。近年来,阳江镇多渠道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解好这道民生“必答题”。今年年初,高淳出台的十大民生实事中的“提升养老育幼服务能力”这项内容,就明确提出要新建阳江镇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目前该指导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阳江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梦里水乡”幸福曲。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下一步,阳江镇将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水乡样板”定位,抓住市区重点支持圩区高质量发展机遇,坚定信心、狠抓落实,聚精会神办好自己的事,奋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谱写“强富美高”新阳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