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高淳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做足“水文章”,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3-03-03     浏览次数:     来源:

       近日,南京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通报了2022年度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区街镇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高淳区阳江镇荣获“发展奖”,这是阳江镇连续两年获评该奖项,也是高淳区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街镇。

  春和景明,草木萌发。走进阳江镇,城镇街道宽敞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丰富多彩的墙绘、美丽精致的小院,远方一块块标准化蟹塘在阳光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振兴新画卷映入眼帘。

  阳江镇地处高淳区西部,镇域水系发达,河网交错,是典型的圩区水乡。近年来,阳江镇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水乡样板”定位,抓住市区重点支持圩区高质量发展机遇,狠抓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全力做好“水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振兴全链条升级,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不断开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既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也要让村庄越来越美。阳江镇立足水资源生态优势,抓牢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机遇,依托各村资源环境条件、特色风情,对陈晗村、三桥埂村、水槿树村、杨家湾村等进行美丽宜居村打造,擦亮生态底色,激发乡村活力魅力,提升了老百姓择水而居、临水而憩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眼下正值春管春耕时节,位于胜利圩片区的淳京飞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水田里,刚放入的小龙虾搅动着一池春色,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肥水、补种水草,为龙虾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到5月中旬,这些带着“稻香”的小龙虾将大量上市。而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受高淳“螃蟹热”影响,当时胜利圩周围村民纷纷跟风将稻田改为水塘。但胜利圩是偏碱性的湖滩淤泥土,不适宜养蟹,养出的螃蟹品质、规格都不理想,部分蟹农连年亏损。2020年,胜利圩因当涂县石桥南圩决堤受灾。借助灾后重建契机,阳江镇因地制宜,按照优质稻米生产和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定位,将蟹塘改造成连片高标准农田。同时,引进4家运营主体,开展规模化种植。农民在上半年收获小龙虾后,在虾田里种一季水稻,走出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循环高效农业发展路子。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阳江镇立足实际谋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路径,打造了区域公共品牌“丹湖秋月”,采用“政府+合作社+运营企业+生产主体”的运作模式,实现“一村一品”商仓流一体化发展。从绿色有机的秋月米,到勾起儿时回忆的麦芽糖,依托农村特色资源延伸出茁壮成长的大产业,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近年来,阳江镇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验区建设,“丹湖秋月”农旅融合建设项目初见成效,1105亩永胜圩生态养殖基地标准化改造项目正在推进,一字村生态养殖基地智慧农业项目已经立项,万亩粮田农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人勤春来早,实干启新程。接下来,阳江镇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继续挖掘各村特色农副产品,积极培育稻米、野菜籽油、螃蟹、青虾等特色产业,持续打造“一村一品”,扩大“丹湖秋月”品牌影响力,夯实乡村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大力推行“稻虾轮作”等绿色种养模式,拓宽富民增收路;深入挖掘“千年古圩、魅力水乡”优势,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乡样板区,奋力贡献中国式现代化“高淳实践”的阳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