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村内民宿错落有致,古朴典雅……近年来,南京高淳漆桥街道茅山村依托桠溪国际慢城、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漆桥老街等文旅资源,通过打造胡家坝特色田园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打造乡村民宿 激活乡村旅游
小汽车的驶入声、行李箱的滚轮声、外地游客的笑语声……8月20日,尽管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但这座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小村落,依然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
道路平整宽阔、住房干净整洁、周边设施一应俱全……不论环境还是服务,都让游客孙女士很满意:“我们在这里住了两晚了,白天能听到蝉鸣,晚上能看到星空,让孩子多接触接触大自然,我们一家人也玩得很开心。”
20世纪50年代,原胡家坝自然村因修建龙墩水库而整体搬迁,如今的胡家坝自然村位于“桠溪国际慢城—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美丽乡村长廊的核心点位,紧邻龙墩水库,拥有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有发展乡村民宿的良好基础。为此,漆桥街道茅山村与高淳慢城集团合作启动民宿项目——渔隐朴宿民宿。为盘活村内闲置房屋,保留村庄原味乡愁,高淳慢城集团将空置及可利用农房资源统一租用,按照民宿要求进行策划改造,同时对村庄自然、人文资源进一步整合,打造出精品民宿休闲区。
听说要盘活闲置农房建民宿,村民傅文丹第一个响应。十年前,傅文丹就将家搬到了双牌石集镇,村里的老房子一直闲置着,因缺少维护,出现了外墙脱落、墙体开裂等情况。“自己留着就是给蜘蛛做家,倒不如交给公司经营管理。”抱着这样的心态,傅文丹便把这套闲置老房按照20年的期限,一次性租赁给第三方公司进行开发,打造渔隐朴宿民宿。原本还心存疑虑的傅文丹,在看到房子新面貌时,完全放下了心。
雪白的外墙,素雅的装修……闲置农房变成了舒适的民宿,还一次性拿到了20多万元的租金,这让傅文丹一家人心里直乐呵。“现在一到节假日,我就会带着孩子到村里走一走、转一转,看着村里的变化,我们也觉得很开心。”傅文丹说。
同傅文丹一样,村民赵胜梅家原先是一处破旧的老房屋,如今,通过出租闲置农房,每户每年可增收1万多元。而她也在民宿里做起了服务员,每月还有3500多元的收入。
现在,渔隐朴宿民宿向村民租下的民宅已有8栋打造完成,每栋客房楼风格各不相同。酒香不怕巷子深,良好的住宿环境、专业的服务团队、全面的配套设施,吸引着各地游客们来到胡家坝。
凸显乡村特色 实现发展蝶变
如今的胡家坝,红瓦白墙的房屋整齐排列,乌黑的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五彩的墙绘传播文明新风,道路两侧的花坛里鲜花艳丽……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的基础设施也进行了更新。
“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在村里山清水秀,路宽了,灯亮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了。”漆桥街道茅山村党总支书记何玉宝说。
胡家坝,因水库而迁,也因水库而兴。凭借着湖光山色、秀丽乡舍,这个昔日水库建设“移民村”,如今已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每天清晨、傍晚,胡家坝自然村北面的龙墩水库,往往人头攒动,村民和游客们,都爱来到这里,看湖光山色。谈起村子的变化,外来媳妇宋丹丹感触颇深。“2004年,我来到胡家坝,那时候村上的路不好走,环境也不好,现在是柏油路,环境也非常好,不仅我们这些本地人感受到了生活条件改善,还吸引了外地游客前来游玩。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游客在村里散步、拍照,很热闹。”
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民宿打造过程中,茅山村还充分运用胡家坝自然村的水文化、渔文化资源,塑造乡村风貌。傍水而居的民宿,再加上一处处鱼形景观小品等,都体现了胡家坝“渔歌文化 枕湖而居”的主题。正是这些别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让胡家坝自然村的民宿多了几分特质,让游客对这里充满了兴趣。
来的人多了,村子人气旺了,家门口致富的机会也多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我们希望通过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事体验、餐饮等业态把村民带动起来,进一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渔隐朴宿民宿负责人王兵表示,接下来,将在进一步打响自身品牌的同时,营造乡村多元特色文化,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