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高淳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高淳砖墙:打好特色产业“优势牌”,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3-11-14     浏览次数:     来源: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高淳区砖墙镇西江村立足资源优势,通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布局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以农招商”,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了“一园三区四基地”,不断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加快构建现代智慧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打响特色农业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

因地制宜 端稳农产种植“金饭碗”

圆滚翠绿的西瓜铺在藤蔓下,新鲜可口的羊角蜜令人垂涎,色彩斑斓的小番茄粒粒饱满……进入夏季,砖墙镇西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里飘出诱人的果香,果农们正忙着采摘、称重、装箱,包装好的水果即将涌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砖墙镇西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烟薯也是长势喜人,一垄垄绿意盎然的烟薯藤排列整齐,等到九月丰收季,烟薯地便会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这里真是片‘金土地’,我来这承包土地后,上半年种西瓜,下半年种蔬菜,产量表现得都很‘亮眼’。合作社还为我拓宽销路,农产品的销售也不成问题了。”丰饶的土地、适宜的环境、贴心的帮扶,砖墙镇西江村优质的资源禀赋吸引了浙江人曾志辉来到这里。2022年,曾志辉来到西江村,承包了170多亩地,搞起了果蔬农业种植。目前,砖墙镇西江村经营户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增收达90万元。

资源丰富,还要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如何促进产品增收、产业增效?砖墙镇西江村用智慧科技交出了答卷。西江村农业产业园的大棚自动调节温度湿度、自动调节补光;果蔬基地积极研究和引进热销品种,寻求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局方面的指导……智慧和科技的手段便捷了农民的劳作,提高了亩产值,增加了经济效益,为产业发展添“智”提“质”。

改善民生 奏响共同发展协奏曲

村集体土地出租、果蔬大棚承包租赁、家门口带动就业……砖墙镇西江村大力探索推行党建+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引进优势企业,成立农民合作社,拉动农户入股入职,把大市场与小农户紧密联系起来,显著提升乡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改善村民生活质量,让村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提升幸福指数。

“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天还能有100多元的收入,我很满意这份工作。”“我家有3亩土地,流转给村上,一年就有3000元的租金,加上在这里工作的工资,我们农民也有‘双薪’了!”走进砖墙镇西江村农业产业园,村民们一边采摘西瓜,一边满意地讲述自己在这里工作的情况。

 体系化的合作将原先“单打独斗”式的农业种植向“抱团发展”转变,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砖墙镇西江村全方位开展食品供应链项目,积极对接社区团购、企业采购等销售渠道,确保产品销路广、销量足,今年与南京跑得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二产果蔬配送,预计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万元。为开启品牌化道路,扩大产品影响力,砖墙镇西江村成功打造特色鲜明的“西江村”农产品品牌,并成功申报绿色食品。2022年南京市高淳区西江绿色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南京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资源禀赋和创新优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产业兴旺的不竭动力。

“我们村已成功推出车厘子、芦蒿、圣女果、西瓜等多个农产品,实现了‘一田多种、一地多收’的立体化生态循环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都‘更上一层楼’。”砖墙镇西江村党总支书记卞文祥表示。

创新经营 闯出生态农村

“一到周末就想出去玩,但是孩子还小,走不远,西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给我们提供了周末游玩的好去处,这里果蔬品种多,而且都是安全无公害的,周末能来这儿采摘游玩非常开心。”正在采摘游客的史敏说。

近年来,随着生态采摘游的兴起,到近郊采摘、体验农家生活成为人们追捧的休闲方式。砖墙镇西江村瞄准这一市场,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结合辖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农业+生态+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了一批集种植、休闲观光、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农业项目。

“‘采摘体验’一方面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农业生态旅游市场空间,让游人体验到现代农业成果,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增加农民收入。”砖墙镇西江村驻村第一书记金嘉璇说,“接下来,我们会结合周边景点与特色产业设计包装游览采摘线路,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据悉,砖墙镇西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种植近30种不同品种的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亩,实现一年四季果蔬“不断档”,错季采摘全新体验。现在,全年面向游客“营业”,最高峰一天要接待100余人次。通过产业引来人气、人气带动经济,不但为乡村注入蓬勃生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而且也让越来越多“好风景”变成“好钱景”,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目前,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砖墙镇西江村农业产业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新型农业人才队伍也得到了发展壮大,带动了群众增加收入,村民也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让村集体、企业、农户等朝着共同富裕的道路携手共进。(徐丽萍 张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