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又到瓜果飘香时。顺着南京高淳砖墙镇境内一条乡村水泥路往里走,不远处一个规模较大的瓜果蔬菜大棚产业基地逐渐露出了“面容”。田间,果蔬大棚比邻拱立;棚内,绿叶覆盖之下,圆滚滚的西瓜“躲藏”在藤蔓里,散发出诱人的果香。基地的负责人史震飞正在和村民们一起为即将上市的西瓜做采摘前准备工作。
当被问及今年的市场行情如何,史震飞高兴地说:“今年西瓜市场行情稳定,新品种的西瓜价格最好的时候能卖到每公斤6元,而且还是一价难求,我们今年的瓜销路很好。最新的一茬前不久已经全部售罄,还有几十亩的晚瓜会晚一点上市。西瓜卖完后,将种一点其他的瓜果蔬菜,提高土地效益。”有现在的成效得益于史震飞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种植管理“理论”。
精耕细作,西瓜管理“军事化”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史震飞将部队里良好的管理习惯用到了西瓜种植管理上。走进史震飞的西瓜大棚里,一株株西瓜苗整齐排列,每株西瓜苗的藤蔓分别向两侧延伸,如同姑娘整齐的“麻花辫”,一颗颗小西瓜如同精美的装饰点缀在辫尾。让人看了心情极度舒适。
在另一边的新苗棚里,工人们正在整理秧蔓,将多余的侧枝打掉,只留下2条强健的藤蔓。“每株西瓜苗长2条藤蔓,我们每条藤蔓上只留一个西瓜,长得不好的全部摘掉,只留优势果,保证西瓜质量。”史震飞蹲在西瓜苗前,侃侃而谈地介绍道。
西瓜藤上不同颜色的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究其原因,史震飞告诉记者,不同颜色的牌子表示不同的坐果时间,到了西瓜成熟期,工人采摘时只需根据不同颜色的牌子便能判断西瓜成熟度,采摘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也方便游客进棚采摘,不仅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而且还大大降低了西瓜的采摘损耗。
敢想敢干,藤上结出“致富果”
据史震飞说,他自2019年开始承包土地种植莲藕,因销路不行,2022年转而搞起了大棚西瓜种植,几年来,持续在种植技术、品种引进、创新实验等方面不断探索,西瓜选育从8424到美都麒麟瓜,再到今年新引进种植的苏蜜518、金皇后等品种,自己也由“农业小白”变身行家里手,目前已小有名气,前来订购西瓜的客户络绎不绝。
金黄后西瓜,不仅瓜皮颜色和普通西瓜不同,口感也更为鲜甜,汁水也更具果香,很受市场欢迎,还能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特色品种西瓜种植,为当地开启了一条新的增收门路。史震飞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加大特色西瓜品种种植面积,朝着标准化种植、品牌化发展,让特色种植的道路越走越宽。同时也会增加科研投入,研发出更多适合于市场和消费者的新品种,通过实验示范带动更多的老百姓,通过种植新品种带动他们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村民富裕,乡村才能振兴,中善农(农业)有限公司是砖墙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成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砖墙镇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