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高淳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会种地变“慧”种地
发布时间:2025-03-24     浏览次数:     来源:

远程可视化智慧平台、无人机高效施肥……近期记者走访高淳区田间地头时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田间人声鼎沸的忙碌身影少了,传统肩挑背扛的情景更少了,而天上飞的无人机、田里跑的智能机械、远程管控的智慧化应用平台多了起来。

近日,在高淳区桠溪街道桠溪村金源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农机手正在利用植保无人机为小麦施肥。只见农机手将复合肥倒入农业无人机载料箱后,随着螺旋桨高速旋转,无人机腾空而起,不一会儿工夫便完成了一大片田块的精准施肥。

合作社负责人史金福介绍,目前正是小麦春管大好时节,在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合作社加大小麦春管力度,并采用无人机对小麦进行科学施肥。现场农机手介绍,一台无人机一天施肥量可达600亩,是人工的十多倍。无人机还可以根据麦苗的长势不同,进行差异化施肥。

依靠机械化,用好智能化,不只是在田间地头,还表现在远程智慧管控上。

高淳区桠溪街道桥李村苏峰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有996亩茶园,目前已经建立起系统化的智慧管控平台。记者在该茶园的智慧管控平台上看到,该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安装了农情监测、土壤墒情监测、虫情监测分析等多种设备,对茶树主要生长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这套远程可视化管控系统和智慧管控平台,可以实时对茶园生产进行管控并作业,“如果发现茶园需要灌溉等作业,工作人员都不需要跑到现场,只要在后台发出远程指令,就能够启动智能灌溉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设备,随时实现对茶园进行灌溉作业。”村党总支书记戴文韬也介绍,借助这套系统,茶园可以节水60%以上,降低人工成本50%以上。

“近年来,农业生产正朝着机械化、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们街道也紧紧抓着这一趋势,全力支持农业生产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桠溪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芮天寿介绍,近年来,桠溪街道通过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显著提升了春耕生产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形成了“智慧春耕”生产的普遍性应用场景。桠溪街道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通过智慧农业项目,构建起“农业四情一体化监测系统”(即苗情、墒情、虫情、灾情),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温室大棚、稻田、茶园等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帮助农户精准决策。此外,桠溪街道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普遍配备了植保无人机,用于施肥、巡田、病虫害防治等作业,效率远超传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