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阵,田里的小麦就该追肥了,啥化肥效果好?”近日,在高淳区东坝中心供销社君伟农资经营店里,老农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益平正在咨询小麦的春管用肥。
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化肥是重要基础物资,能为作物快速提供矿质营养元素。数据显示,其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在50%左右。
陈益平今年种了2200多亩小麦,2015年刚开始承包土地时经常施用普通化肥。这几年他意识到,作物也有“口味偏好”,如果施肥不当,不仅徒增成本,还会影响产量和地力。
“拔节期麦苗对养分要求高,用复合肥挺合适,养分更多元、肥效高。”农资店负责人汪君伟一边解答陈益平的咨询,一边忙着销售、收费,搬运物资上车。
在农资店,大厅货架上摆放着除草剂、杀虫剂、灭菌剂等各类农药,库房里堆满了水溶肥、复合肥、生物有机肥等绿色环保肥料。
汪君伟介绍,过去许多农户经常盲目囤肥、跟风施肥,普通化肥用得很多,效果却不理想,不少地方氮肥过量施用,造成土壤板结,不仅污染环境,还影响产量。现在土地缺啥肥就上啥肥,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地减少施肥好几公斤,产量却不减。
汪君伟口中的“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先测量土壤里到底缺什么,做到缺啥补啥、精准施策、量身配肥。
目前,南京市大力推广缓控释肥和水溶性肥、配方肥等新肥料,覆盖各种作物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及其他有益元素,包括固体、液体等多种剂型,充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去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50万亩次左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6%左右。
汪君伟透露,目前店里供应的化肥基本是南京大力推广的配方肥,可以精准补充不同地区土地的“营养”,用量更少、利用率更高,部分农户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甚至能减少20%左右。
在店里转了一圈,他指着一款红色包装的复合肥对陈益平说:“你家那片地,土壤中磷元素高,其他元素含量较低,针对当前小麦的生长情况,建议选这款配方肥。”
近年来,南京市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粮食和经济作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示范区内化肥利用率达42%左右,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削减6%以上。
除了化肥,农药也是春耕期间的重要物资。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农资店销售的基本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生物农药,再配合绿色防控技术和系统化统防统治以及农业部门专家的科学指导,当地农户的农药使用量普遍减少15%左右。
陈益平选好所需农资后,让汪君伟记录下品种、数量等信息后便空手离开。“现在农资可以直接配送到田间地头,等我需要的时候,直接打个电话,他们会帮我送过去的。”陈益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