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洒在佘村的青石板路上,穿着汉服的姑娘在村里学起陶艺;湖畔的草坪上响起掌声,在汤山龙尚村,一场场小而美的户外婚礼圆满礼成;高淳老街的尽头,“蘭園”里飘出馥郁的香气,住宿的客人在新开的咖啡馆认识彼此……今年国庆中秋“黄金周”,南京的乡村民宿记录下更多美好。
据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台统计,10月1日至10月6日,全市纳入监测的246家乡村民宿平均入住率超过50%,八大民宿集聚区多日平均入住率突破75%,高峰期超过40家民宿连续多日满房。客源数据显示,江苏省内游客稳居主力,安徽、山东、浙江等周边省份游客也纷纷“为一间房,赴一座城”。
从“住一间房”到“换一种生活”
“游客要的不只是一张床,而是一种和平时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江宁良竺艺术农场民宿主理人祝英昆告诉记者,国庆期间民宿连续5天满房,“大家来了可以烘焙、篆香、画油画,或者只是出门对着湖面发呆——对城里的客人来说,民宿是探索乡村生活方式的落脚点。”
这个长假,全市乡村民宿丰富住宿体验,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活场景”。浦口不老村民宿融入传统文化特色,推出扎染等手工体验,游客可以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旅行纪念品;古风行其野民宿群依托佘村业态优势,打造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多类新玩法;在江宁龙尚村,漫谷漫心、壹亩方塘两间民宿联合打造的草坪婚礼受到年轻人热捧;溧水竹上云想民宿抓住秋日“丰”景,将亲子农事研学体验融入住宿套餐……
根据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台数据显示,80后和90后共同构成了民宿核心消费群体,总计超过半数,显示出中青年家庭及年轻一代对高品质、个性化乡村度假体验的强烈偏好。在“诗意栖居”成为普遍追求的当下,民宿已然成为深度体验乡村文化、参与主题活动的重要场所。
线上渠道销售火热,不少游客节前半月便锁定房间。为进一步提供丰富选择,南京莱斯乡村服务平台在节前特别打造“秋日丰收”专题,推出涵盖民宿、研学、美食、村咖的线上优惠套餐。据平台负责人介绍,国庆假期期间,民宿等体验类商品成为销量最好的品类,预订量比平时提高150%。
“住下来、慢下来、玩起来”
对来到美丽乡村的城市游客来说,快乐就是三个“来”——“住下来、慢下来、玩起来”。这个假期,南京乡村当然不会辜负远道而来的客人,花样频出,把每一天都过成了节日。
宁静的山谷回荡着掌声与欢呼,浦口响堂村以戏剧为主题,打造“山谷生活聚场”主题活动,戏剧疗愈工作坊、“百戏传奇”主题魔幻秀、《熊熊历险记》儿童剧等内容受到亲子家庭喜爱。兼具烟火气与文艺范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一边拥抱自然,一边享受艺术、运动、美食带来的幸福感。数据显示,浦口区民宿假期平均入住率为全市最高。
在龙乡双范,传统与潮流的碰撞每天上演。白天,父母带着孩子排长队体验皮影戏、宋韵点茶;夜晚,青春洋溢的流行乐队点燃全场,星空下的烟花秀将气氛推向高潮。景区负责人表示:“我们想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年轻人觉得好玩、愿意参与。”
高淳慢城的“山花艺术季”与“慢游rock音乐节”成了年轻人眼中的新爆款。在夜幕下与音乐人弹唱民谣,或是在电吉他的轰鸣中奔跑撒野,都能尽情享受假期时光。从市中心赶来的吴先生说:“无论动静,都是自由!”
纵观全市,从浦口不老村的非遗手作到江宁佘村的萌宠派对,从溧水傅家边的田园音乐会到六合金牛湖的亲子农事体验,南京乡村已不再是单一的观光点,而是一个个开放式、沉浸式的假日乐园。游客“整村体验”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段段可以参与、可以带走的美好记忆。
农文体旅深度融合 乡村“引力”持续彰显
“为了看音乐节,我提前一个月就订好民宿了。”00后乐迷小徐拖着行李箱,在溧水区肆也民宿办理入住。溧水第十四届咪豆音乐节于10月1日—2日在天生桥景区盛大举行,吸引了全国各地近6万多名乐迷齐聚。音乐节期间,溧水区无想山、洪蓝片区的民宿早在一个月前就几乎被预订一空,出现“一房难求”的景象。民宿主赵杰看着订单笑得合不拢嘴:“连续4天全满,很多客人都是看完演出还想多住两天,逛逛古村、尝尝农家菜。”据了解,他为乐迷准备了荧光棒、防噪耳塞和接驳车服务,“要让年轻人觉得,乡村其实很‘潮’。”
体育赛事同样为乡村注入活力。江宁区“小江联赛”主场云水涧将足球与度假完美结合,球迷王绍森带着家人前来观赛:“看完比赛住民宿,凭票根还能打折,这边还有民谣音乐会、露营烧烤,一天根本玩不够。”
今年国庆,“苏超”“小江联赛”“溧BA”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方体育赛事也深度串联起南京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游客带来了“观赛+住宿+游玩”的多重福利和深度体验。10月4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南京对阵连云港,多家民宿紧抓赛事热点,设置大屏直播观赛区,推出“民宿看球+烧烤晚宴”套餐,吸引了不少球迷家庭组团入住。据统计,全市25家精品民宿加入苏超“票根权益”活动,持赛事票根可享住宿折扣、体验项目优惠。
假期期间,乡村文体旅融合的“虹吸效应”明显,八大民宿集聚区多日平均入住率突破75%,高峰期超40家乡村民宿连续多日满房。
当节日的烟花散去,南京乡村的假期热度还未消散。悄然升级的民宿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也成为看见乡村生活的窗户。从单一住宿到多元场景,从静态观光到深度体验,民宿不再是旅途的驿站,也是新的“目的地”。

